贵州省明确提出做强做优白酒产业,并把白酒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品牌强大、品质优良、品种优化、集群发展”的白酒产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到2025年全省白酒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的奋斗目标。
今年,贵州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加快重点酒企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大型企业,持续推进“三个一批”,培育更多优质规上企业,规范发展中小企业。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推动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了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的发展目标。
白酒产业是贵州重要支柱产业。当前,贵州正奋力抓住用好国发〔2022〕2号文件等重大机遇,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着力解决交通物流、燃气保障、市场开拓等实际问题,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尤其在遵义茅台镇,白酒企业繁荣、产业兴盛,需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推动转型升级,守好生态底线,为全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
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遵义,何以如此?
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白酒产业已成为遵义的首位产业。以茅台为引领的白酒企业“舰队”,不仅是遵义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而且也是贵州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加速度”,为贵州和遵义的声名远扬带来有力加持。
单从数据来看,贵州省82%以上的规上白酒企业在遵义。仅2022年,贵州白酒以占比4.3%的产量,实现行业销售收入的30%,贡献了行业利润总额的43.9%,贵州白酒利润排名全国第一,产值和营业收入排名全国第二。与行业“量减质提”的趋势相比,贵州白酒始终保持“增势强劲、质效提升、贡献突出”的发展特点,在全国白酒行业的重要地位巩固提升。
透析产业数据背后,遵义白酒也有许多独树一帜的地方。源远流长的赤水河润泽一方,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和微生物秘境,不仅孕育了神秘茅台,而且也孕育了习酒、国台、小糊涂仙等一批遵义优质酱香白酒,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发展格局。这一中国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进一步夯实遵义酱香白酒成为市场引领者和风向标的地位。
特别是在经济复苏、市场回暖的时代背景下,遵义白酒的“热关注”持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经销商选择遵义、投资遵义,对遵义白酒未来充满信心。
越是名声大,更要有品质,才能以坚定不移的稳与进,保持好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遵循这一理念,遵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谋划长远,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积极姿态主动作为,抢抓行业调整期品牌化机遇。一方面紧盯市场,突出重点,深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白酒营销活动。另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守正创新,持续“瘦身”酒厂窖池,进一步规范白酒行业发展市场秩序,为建成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这份决心和行动,是对好山好水出好酒的遵义“制造”的自信、传承和坚守,也是推动贵州白酒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
再把遵义放在全国的版图上来看,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是遵义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当前,无论是从遵义二字的影响力,还是遵义白酒的市场份额,均位于国内地级市城市的前列。
面对新常态,进入新阶段,遵义白酒看仁怀,仁怀白酒看茅台。
遵义离不开茅台,茅台离不开遵义。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生共荣、相得益彰。这样的认识和理念,在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得到证明。
茅台是世界品牌、民族品牌、贵州品牌,更是遵义靓丽的品牌和独有的名片。遵义与茅台的“两个离不开”,本质上讲就是立足遵义的资源禀赋、发挥茅台的比较优势,共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白酒行业向绿而行、向新而行,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
遵义也好,茅台也罢,都是自带流量和关注的“金字招牌”。招牌虽响,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进一步擦亮这块“金字招牌”,必须坚持以酒文化为引领,深耕细作酒旅融合这篇“大文章”。
尤其是对于红色遵义而言,一方面,要用心用情写好“传承”二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殷嘱托,从原料到生产各个环节都传承好纯粮酿造、固态发酵的酱香白酒生产传统工艺,始终保持优良品质的根本属性,以呵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做好“守正”。
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写好“创新”二字。立足酱香白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白酒产量不断提升,产业筋骨持续壮大的具体实际和自身资源禀赋,借力借势“互联网”,以创新思维、创新方式、创新产品,多措并举做好酒文化的深度挖掘提炼推广以及酒旅深度融合发展,既积极主动抢抓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市场回暖的重要机遇,又为强化品牌建设,宣传推介遵义奠定坚实基础。
就此而言,“热关注”下的茅台始终以“冷思考”谋定而动,处处彰显着先行实践者的风范。近日,茅台集团与长隆集团在仁怀市茅台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目标,强强联合,整合双方产业资源,探索创新业态经营模式,共同塑造世界级文化影响力和品牌吸引力,促进中国知名民族品牌高质量协同发展。
因时而谋,因势而动,乘风借力而行,方能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隆集团是中国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与全球数百家顶尖主题文化娱乐研发创意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并团结凝聚了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团队和高端人才,资源优势突出。30多年来,长隆集团以细致、精致、极致的态度,始终专注文旅产业,深耕文旅融合,在项目建设、市场运营、管理培训、品牌传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厚积薄发的实干精神,把品牌项目主题公园建设做到全国领先、全球前列的位置。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长隆集团旗下的6大主题酒店持续爆满,野生动物园、海洋王国等主题公园也是人气爆棚。
遵义茅台不仅是中国知名民族品牌,也是世界级的“大IP”,“酒文旅”是茅台集团新阶段发展的重要主业之一,其在深耕“酒主业”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推动酒文旅高质量发展。
长隆集团与茅台集团的密切接触,携手并进,必将为资源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意品牌规划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共同推动文旅融合、跨界联动的高质量发展。
三
从以点拓面强内功到固本培元转思路,从酒旅融合强强联手到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产业因城而兴,城因产业而新。
在创新融合发展的今天,国发〔2022〕2号文件的重大机遇和政策东风,必将为遵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红色遵义是贵州最具有代表性的“酒城”,也是中国很有代表性的旅游热点城市,其坚持以酒兴城,推动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不仅是贵州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而且也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天的遵义不光有“中国酒都”之名,更有“中国酒都”之实。在稳与进的实践中,坚持以“酒”带旅游、以“酒”聚人气,加快茅台国家级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创建,以茅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形成主题突出、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并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挖掘长征、红军与茅台酒的故事,推动长征文化与茅台酒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推动遵义白酒产业发展、宣传遵义酒文化旅游营造良好氛围。
再把视线进一步延伸,还有更多的欣欣向荣:从仁怀茅台向外拓展,播州区、汇川区、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市等也在不断扩大“酒天地”,做足“酒文章”,酒旅融合的“快进键”也正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加速度”。
可以预见的是,以茅台为引领的白酒企业“舰队”,让白酒产业在黔北大地星罗棋布、熠熠生辉。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产城融合的深入,流芳溢彩、博大精深的茅台文化和酱酒文化将深度嵌入城市的环境提升、文化再造、品牌塑造等软实力培育战略当中,地企双方将通过酒文化旅游驱动厂市共建、品牌共建,打造酒文化旅游城市,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滚滚时代浪潮中,守正与创新并举,便只顾风雨兼程。今后红色遵义不仅有品质酱香和优质服务,而且还将拥有更多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记者 李培松)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