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遵义新闻 > 正文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干群齐心奋斗三十载,昔日“山旮旯”变成“小康村”

2024年09月04日   来源:遵义网    

他以“自强不息”的信念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三十载,帮助村民们建桥修路、开渠引水、修建学校、发展经济,终将昔日“山旮旯”发展成洋楼矗立、道路宽敞、果木成林的小康村。这个人,就是贵州省农委原副巡视员、自强村“名誉书记”郑传楼。

郑传楼是土生土长的自强村人,1968年,郑传楼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贵州省农业厅工作。1987年,他被厅领导安排到铜仁沿河县扶贫。一年的时间,他与5名扶贫队员一起帮助该县沙子镇大垭乡改变了贫困面貌,他也因此被评为省级优秀扶贫队员,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树高千尺不忘根,扶贫工作勾起了郑传楼的乡愁。1989年春节,时任贵州省农业厅机关党委副书记的郑传楼回乡,亲眼目睹了村里分救济粮和衣物僧多粥少的窘境。

“我的家乡正安县也属于贫困县,每年回家走亲访友后就返城,不脚踏实地做点事,为家乡父老拔穷根,有何面目见乡亲们?”作为一名从事“三农”工作的党员干部,郑传楼暗暗下定决心: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

要得富,先修路。面对大山紧锁的小山村,郑传楼最先想到的就是打通道路,让自强村真正自强自立起来。在父老乡亲的热切期盼下,郑传楼毅然担当了没有一分钱报酬的自强村“名誉村长”。

他四处奔走,跑部门、筹资金,在1991年首先帮助自强村修建了7公里的村级公路“自强路”。经全村几百劳动力三年多的努力,修起了连接外界高18米、跨度33米的“虎跳桥”。

接着,又动员乡亲们户均集资60元,全村老幼一起上山,经半个多月的时间,挖水池埋水管,把自来水引进每家每户。

提起郑传楼,村民们都说,他让全村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抓钱袋子,先得解决一个富脑子的问题。

“怎样富脑子?当务之急是抓教育。”郑传楼说的抓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感恩教育、技能教育三件事一起抓。

当年为了村里办学校,郑传楼四处奔走,引起了省领导和航空工业总公司领导的关注,动员航空工业系统一万名职工捐资12.5万元,团省委协调1万元,就在村里的石头坡上平整出2000多平方米场地,建起了学校。

如今,这所山村学校已经走出了百余位大学生。

2004年,受郑传楼“名誉村长”模式的启发,共青团贵州省委在全省启动了“春晖行动”。

“春晖行动”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的感人意境,创意、发起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激发赤子情怀,感召游子返乡,共同促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正安县安场镇自强村,正是“春晖行动”的发源地。

以“名誉村长”的扶贫模式,组织离乡在外的游子关注家乡扶贫开发及精神文明建设,共同促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郑传楼荣获2006年度全国“三农”人物十佳提名奖,被共青团贵州省委授予“春晖行动—优秀春晖使者”。

近年来,自强村村支两委始终以“农民增收,村财政增收”为目标,结合实际,调整结构,发挥优势,大力引导村民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多种经营,全村先后成立2个专业生产合作社,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使村民增添了新身份,既是农民,又是股东,从而形成全村农业经济健康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自强村有养蜂、高粱等特色产业,有集体经济4个,每年村集体收入25万元左右,村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3500元,自强村也先后荣获“全省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全媒记者:庞飞 正安融媒 杨媛媛


(责任编辑:袁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