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遵义新闻 > 正文

林下长出“金疙瘩”遵义天麻产业绿富双赢

2025年03月18日   来源:遵义日报    

当下正是种植天麻的好时节。位于汇川区板桥镇柏杨村的天麻育种基地人来人往,工人们正从厚厚的泥里小心翼翼地用小锄头刨出天麻种。来自湄潭县、凤冈县、正安县等地的客商前来采购天麻种,基地负责人王祥吉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看看工人刨天麻种的情况,一会儿和客商交流种植天麻的技术……

2017年,王祥吉响应家乡号召,回到柏杨村创业。经过多番考察,他看准了天麻产业的前景,开始认真学习天麻种植技术,并流转林地种植天麻。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王祥吉已成为天麻种植能手。如今,他还兼职柏杨村天麻产业的技术顾问,不仅能种植天麻,还会培育天麻种。今年,王祥吉培育的天麻种不仅能满足本村的需求,还能实现外销增收。

据了解,柏杨村林地资源有1万多亩,多为山地,该村把多年撂荒成林的土地,通过间伐杂木、平整林地的方式整理出来种植天麻。

随着发展,柏杨村还开办了遵义娄山天麻两菌厂,以木材为主要原料培育种植天麻所需的菌丝。该厂厂长梁启松说:“原来这个菌丝需要到云南去购买,现在村里能生产后大大节约了种植成本,也给周边种植天麻的农户提供了便利。”

天麻采收后,一部分新鲜的天麻销往市场,一部分用于加工。在柏杨村天麻加工厂,天麻主要被加工成天麻片、天麻干、天麻粉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从育种到加工,柏杨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天麻产业链,一年的产值约200万元。天麻产业不仅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了收益,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今年63岁的刘别书在天麻基地务工好几年了,他说:“我这个年纪已经不适合外出务工,在这里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很知足了。”

除了柏杨村,遵义其他地方的村民也在种植天麻,天麻正在成为遵义发展林下经济的“金疙瘩”。

近年来,正安县桴㯊镇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天麻种植产业。2024年,桴㯊镇5000余亩天麻卖出了20元一斤的好价格。

贵州桴宇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雪松是产业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桴㯊镇的不少村民也加入到天麻种植的行列中。

村民叶现群夫妇长期在外务工,回乡时看到天麻产业效益可观,2023年决定回来种植天麻,现种植天麻180亩。他们认为,种植天麻有奔头。

天麻不仅对种植技术要求很高,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凤冈县何坝街道森林覆盖率达66.5%,林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天麻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何坝街道鱼塘村引进贵州天润农业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林下天麻200余亩,盘活林下资源的同时,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

贵州天润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显忠说:“我们通过网络平台销售,销量很不错,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村民受益。”

遵义拥有丰富的山地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全市各地正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努力实现林下生金,绿富双赢,绘就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编辑:庞璇 

编审:向婧、吕欣

总值班:邹杰、余春玉


(责任编辑:庞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