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陆邱珊 陈义鹏 红花岗融媒记者 王大飞)从“减”流程到“增”便利,遵义市不断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走进红花岗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群众有序等候,工作人员热情服务,不一会儿的工夫,就能办结一桩业务。
“‘全域通办’和贵州省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结合之后,进厅纳税人从200号左右减到40号左右,为广大纳税人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提升了办事群众满意度。”红花岗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陈敬梅说。
陈敬梅所说的“全域通办”,就是指遵义实施的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目前,市、区级认领标准化事项3269项,镇街级认领153项,让群众实现“就近办”“网上办”。
为优化整合资源,深化“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红花岗区将全区33家单位、165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窗通办”,将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的717项业务纳入自然人综合服务区办理,将税务、住建等部门的934项业务纳入法人综合服务区办理,推进“小一窗”向“大一窗”整合。
“以前办事要跑很多个地方,费工又费力。‘全域通办’开通后,在红花岗区就能办完全市的业务,非常方便。”办事群众林永良说。
“一网通办”是纵向探索,“高效办成一件事”则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协作联动。
28岁的律师唐维从事企业破产业务,以往办理业务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往返跑。“‘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后,大大减少了办事的时间。”唐维说。
从事人事工作六年的刘定英同样深有感触,以往为职工办理入职、退休要跑三四趟,现在一趟就能办完。
2024年,遵义市共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36.76万件。在国家13个“一件事”清单基础上,还探索推进11个本地化“一件事”。
去年起,遵义还试点推进“无感续证”,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群众办事成本。2024年,全市共办理“无感续证”1597件;13个县(市、区)将“企业之家”向园区延伸,方便企业“就近办”。政务服务的“加减法”,彰显“放管服”改革红利,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轻松。
编辑:李大容
编审:朱音、袁丹
总值班:邹杰、余春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遵义市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红色文化演艺“双子星”圈粉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