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遵义市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手持KT板“遵义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第100例”的周先生感慨道:“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所有捐献者共同书写的生命篇章。很高兴能成为其中一员,希望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他人生命的希望。”
这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时代命题: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个体善举如何汇聚成集体温暖,如何以行动诠释奉献精神,让“生命种子”在人间播撒希望、绽放文明之光。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每一次成功捐献,都是对生命尊严的庄严守护。它不仅意味着一个生命的重生,更承载着无数个家庭重拾幸福的可能。
在过去,献血捐髓往往局限于亲缘关系或熟人网络,是一种有限范围内的互助行为。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向陌生人伸出援手,用热血与爱心打破血缘与地缘的界限,构建起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连接。这种跨越陌生的生命对话,不仅是医学意义上的细胞传递,更是人性光辉的真实写照,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造血干细胞捐献之所以令人动容,不仅在于其背后蕴含的勇气与善意,更在于它所折射出的社会温度与文明厚度。每一位捐献者,都是一束微光,在茫茫人海中照亮另一个生命的方向;每一例捐献,都是一次城市文明的自我升华,是遵义“遵道行义”城市精神在新时代的具象表达。
2017年,遵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遵道行义”的城市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生根发芽。今天,当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城市文明的新注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城市从“创文”到“育德”的深度转变。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互助友爱蔚然成风,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更是市民素质整体提升的缩影。
一个个“小我”的选择,积聚成人间“大爱”的力量。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陌生人献出一份“生命种子”,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便愈加鲜明。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公益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公民实践,是一种将个人价值融入城市发展、将个体行动转化为社会进步的生动体现。
未来的文明之路,遵义需要更多这样的“生命接力”,需要更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普通市民。让我们向每一位捐献者致敬,因为他们不仅点燃了别人的生命之光,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
愿“生命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愿文明之光在遵义这片红色土地上愈发璀璨耀眼。
编辑:庞璇
编审:向婧 李光伟
总值班:邹杰 余春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遵义:加快低碳转型 擦亮生态底色
下一篇:从花茂十年看感恩奋进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