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组织系统举行“唱红色歌曲”活动。
湄潭县委组织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集中学习。
赤水市官渡镇纪委党员干部在玉皇村柚子基地向群众了解相关情况。 (刘杰 摄)
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党员干部帮助群众管护板栗苗。 (金枭枭 摄)
桐梓县以“五在乡村”统揽农村基层党建,采取现场会方式推进党建工作。
■ 本报记者 金枭枭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委组织部提供)
铸魂固本,担当有为。
我市坚持把服务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战略眼光高起点谋划基层党建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遵义提出的“形成重要增长极”等发展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推动全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党性修养
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
今年3月18日,市委书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魏树旺在给政法队伍上党课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充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全力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上党课,学党史,颂党恩,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市委主要领导示范带动,市委常委把履行“一岗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各级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下抓“两级”、下考“两级”制度。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锤炼党性修养,既体现传承性,更突出时代性和创新性。在建党百年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市各级党组织通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培训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紧扣“诵一首红色诗词、读一封红色家书、讲一个红色故事、赏一幅红色书画、忆一张遵义老照片、唱一首红色歌曲”,创新宣传宣讲模式,打造“红色遵义”宣讲品牌;立足红色资源,结合地方实际,营造“红色历史人人学、红色书籍人人读、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歌曲人人唱、红色足迹人人行、红色精神人人传”的良好氛围;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推动红色教育特色基地建设,充分挖掘特色党性教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政治生活馆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并与赣州、延安、龙岩、桂林等地共建“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红色联盟”,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共进。
——加强理论武装,常补精神之“钙”,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充分依托市、县两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和遵义干部学院主阵地,坚持自主培训与上级调训相结合、市县联动与市外联合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相结合、理论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干部44万余人次,其中培训县处级干部9000余人次。
强基固本 筑牢根基
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程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带领92.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面对难关险隘、重大挑战,全市党员干部体现出硬核担当,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战斗堡垒更坚强有力。列出任务清单、绘出路线图、挂图作战,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创建行动;推进“村级党组织+网格化党组织”组织体系建设,推动党组织向村民组、社区网格、合作社、产业链和坝区覆盖,实现党员干部到村到组到户“组团式”“立体式”帮扶;持续推进村办公阵地规范化建设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
——党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面推行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村级党员发展培养联系人制度,实行村级发展党员乡(镇)预审制度,建设乡(镇)党籍室,规范建档和审核,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程序关、纪律关。
——党建服务越来越好。在社区,探索建立“自协委”“社协委”“社区共建共治联合党委”;在农村,持续推进“党建+村管事”“党建+春风小院”试点建设;在企业,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机关,推进“四型机关”建设,实施党组织书记和党组织委员“1+N”培训机制;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管党建与管业务相结合,抓牢抓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此外,以“巩固、优化、提升”为目标,持续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组织有形覆盖和工作有效覆盖。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扫雷排爆的生死边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到处活跃着广大党员无私奉献、实干担当的身影,黄大发、杜富国、傅小云等一批先进模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今,全市13766个基层党组织成为13766个战斗堡垒,266463名党员正在成为266463名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密切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忠诚干净担当
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我市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通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等方式,进一步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
——立足实际,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全过程跟踪掌握优秀年轻干部政治表现、学习培训、实践锻炼、考核评价等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及时优进拙退,保持源头活水。
——分类改革,推动公务员管理与干部队伍规划建设接轨。统筹实施优秀年轻干部“511”三年培养计划以及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政治标准、事业标准科学配置。全面推行“五看五步法”,实施“两画一库”工程,瞄准岗位职责靶向配备干部。分级分类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员轮训,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八种本领”“六个能力”。
——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敢抓善管、精准施策,健全完善村(社区)民选干部等基层干部报酬保障机制,不断激励干部积极性、提升工作精气神;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崇尚实干、宽容失误。既体现组织的力度,又体现组织的温度,形成组织敢于担当,干部干事创业有底气。
未雨绸缪,经常“体检”,“练好内功”。
——通过干部选拔任用与教育管理相融合、日常调研与考核考察相融合、群众评价与组织评判相融合的“三融合”制度,制定深入社区考察识别干部五条措施,推动干部考察向八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延伸,向道德品行、群众评价等方面拓展,不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夫妻双承诺”制度,突出“关键少数”,加强出国(境)、企业兼(任)职等事项监督管理。畅通“12380”监督举报平台,与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选人用人监督检查等结合起来,建立“月月评”“件件结”跟踪办理制度。
——制定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平时考核办法、实绩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推动干部考核与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有效衔接,使考核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切实让纪律、制度硬起来、落下去,把全面从严治党向末端延伸、向深处推进。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唱好“双城记”,不断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讲述遵义通草堆画的发展演变
下一篇:奋进新时代 阔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