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便抵达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村庄——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
2021年,青杠坡村作为全省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之一进行打造。“青杠坡村规划实施的红色研学中心建设、红色文化人居环境整治、议事大院、污水生态化复合处理设施等15个红色美丽村庄改扩建项目已全面完工。”青杠坡村党支部书记易松说。
在红色美丽村庄的打造过程中,青杠坡村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根植红色血脉,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村级干部,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做到精准选派、精细管用,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
“自2016年,我们单位对接帮扶青杠坡村开始,就围绕产业发展、医疗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帮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红色美丽乡村项目实施。”青杠坡村驻村第一书记姚霞说。
近年来,青杠坡村融合乡村风俗、人情文化、地理生态文化,制定村庄规划,整合东西部协作省、市、县等各级项目资金,突出垃圾分类、污水处理、防火安全等多方面,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我们结合青杠坡村实际,推动‘闲’资源变‘活’资产,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为‘项目清单’,围绕党建、红色文化传承、产业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科学规划57个项目。”易松介绍。
随着村容颜值的提升,发展的内核也在不断充盈,青杠坡村借助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依托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唱响红绿奋进曲,推动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增收。发展柚子2300亩,樱桃、枇杷等精品水果400余亩。2021年以来,全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30万元,积累613万元。2023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约350万元。
同时,采取集中教学、现场指导等模式,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群众代表,聚焦群众需求、群众参与,变“政府主导”为“群众共建”,建设宜居宜游“和美乡村”;创新“党建+议事大院”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围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青杠坡村合理利用红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文化阵地,修缮青杠坡战斗遗址、红军医院纪念馆、何木林疗伤处等红色遗址、场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我们组织青杠坡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宣讲青杠坡战役和青杠坡红色故事,并开展红色宣讲员现场培训。”易松说,下一步,还将盘活闲置资源打造30亩蔬菜基地,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如今的青杠坡村,办公阵地提档升级、文化广场点亮精神家园,和美乡村焕发新颜。
(刁苓沙 罗霜 何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篇:实现全省首例用电报装“跨网通办”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