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金枭枭)近年来,绥阳县坚持“党建+便民利企”工作思路,围绕“企业之急,企业之需”,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切实为企业办好每一件实事、好事。
该县出台《绥阳县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十条规定”》《绥阳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企业的能力;开通“绥时办”营商环境服务平台,对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执行合同等10个营商环境指标进行“周调度+月监测+季考核”;建立营商环境曝光台,不定期对全县各级各部门采取明察暗访、随机走访等方式,加强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该县组织29个县级部门、15个乡镇(街道)和经开区共45个单位对辖区内5000余家企业进行全覆盖网格化包保,每家企业明确1名党员干部作为包保人,每月至少开展1次走访服务工作,并着力深化县级领导挂帮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构建起一张“纵到底、横到边、家家到、全覆盖”包保企业网络图,形成“党建+行业领域+属地+包保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此外,聚焦各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该县推行党企连心卡,将包保人姓名、工作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上墙公示,搭建党企“连心桥”,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立项、用地、用工、用电、融资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包保人对企业提出的诉求,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建立台账、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协调相关部门,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该县建立以“党组-党支部-监督员(咨询员、协调员)”为架构的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县政务大厅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岗,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窗口党员带头示范,设立事前辅导、咨询引导、投诉受理等窗口,为企业和群众开展陪同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等特色服务;设立“企业开办”“不动产+水电气同步过户”等专窗,实现“一站式”“一体化”并联审批服务;深化政务服务“2+2”一窗改革工作,确保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下一篇:把群众冷暖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