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 正文

“小块头”焕发大能量 ——新蒲新区着力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

2024年04月17日   来源:遵义网    

  记者 谢捷 杨云飞

  近年来,新蒲新区的专精特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增强了区域经济的韧性,还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新蒲经开区遵义中立精工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立精工)生产车间里,100多台加工设备正满负荷运转,赶制吉他零部件。其中,近三分之一的设备都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

  中立精工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开展设备研发,这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乐器配件曾是中立精工的主打产品,但如今,该公司已不满足于此。借助自主研发的设备,中立精工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乐器品牌,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乐器产品。

  对自主创新的不懈追求,使中立精工获得了156项国内专利、4项美国专利,其产品赢得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信赖,甚至成了部分国际品牌的独家供应商。目前,中立精工已具备年生产200万套乐器零部件的能力,同时每年还能研发出50余款新产品。随着今年订单量的增长,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中立精工决定对公司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位于新蒲经开区的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亮成电子),也是一家在视窗触控玻璃面板领域深耕的专精特新企业。最近,该公司生产车间增添了几台全自动化检测设备,工人们正忙着进行调试。

  对于视窗触控玻璃面板的生产,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关口。过去亮成电子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检测,不但费工费时,还可能出现漏检情况。有了这几条AOI视觉检测生产线的加持,该公司的产品漏检率可降至千分之几,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将品控做到了更好。

  今年以来,亮成电子完成了一系列智能化升级改造,自动化覆盖率达95%以上,预计年产量可达1.5亿片。

  目前,新蒲新区已经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两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2023年,该区专精特新企业完成营收10亿多元,实现纳税1亿多元,投入研发费用近9000万元,带动近3000人就业。此外,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88项,参与制(修)定标准34项,建立研发机构15家。这些企业在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自主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新蒲新区将重点围绕‘一主两新三特’产业体系,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制造业‘智改数转’机遇,重点聚焦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产业赛道,持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两化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力、产品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蒲新区工信局局长李双双说。


(责任编辑:张光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