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眼下,正值水稻移栽的黄金时期,在习水县马临街道沔山村,村民们正有序推进水稻移栽工作。
“去年我家种的水稻收成不错,种的大米香,今年计划多种一点。”村民冉德恩笑呵呵地说。
46岁的冉德恩是土生土长的沔山人,2020年,他瞄准时机将房屋改造成民宿,吸引了不少重庆游客前来避暑旅游,家乡的大米深受游客喜爱。去年,冉德恩种植水稻200多亩,大米卖出去2万多斤,收入10余万元。
“我们这里共有68家民宿,床位有840张。去年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大米除了自己吃,多余的游客就买走了。”冉德恩介绍。
为了保证秧苗和插秧的质量,马临街道包村干部、农办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积极宣传动员群众抢抓时节,加快水稻的移栽速度。
“我们这里1000亩全是梯田,采用小型农耕机+人力的模式,大大提升了耕地效率。”沔山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成伦说道。
今年,马临街道预计移栽水稻1600亩,待秧苗根系稳定后,将用400亩开展稻田养鱼。(王烨 罗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