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的重遵高速扩容项目绥阳县境内蒲场特大桥。 |
位于宽阔水原始森林内的月亮湖。 |
小关乡大寨村村民在采收金银花。 |
绥阳县经济开发区内一企业生产现场。 |
太白镇水坝村冷水鱼养殖基地。 |
双河客栈夜景。 |
十年奋进,谱写为民乐章。
十年奋进,铸就灿烂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绥阳县经济发展高歌猛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年年攀升。诗乡大地,处处春潮迭涌、生机勃勃。
这十年,绥阳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围绕“四新”谋发展,聚力“四化”谱新篇,持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22年,绥阳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40亿元,是2012年50亿元的2.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2.6亿元,是2012年8.3亿元的1.5倍;农业总产值预计突破76亿元,是2012年28亿元的2.7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41102元、18411元,是2016年的1.49倍、1.59倍。
决胜脱贫攻坚 书写幸福篇章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绥阳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县上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政府不但分配给我们房子住,还组织我们参加培训。如果不是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根本就不可能在条件这么好的厂上班,感谢党和政府……”在绥阳县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的李洪进向笔者谈到就业培训让他快速就业时,脸上写满了笑意。
在这场输不起的战斗中,绥阳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0亿余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4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万余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2058户8984人;兑现教育扶贫资金3.06亿元,落实“三重医疗保障”资金1.89亿元。46个贫困村如期出列,12410户4417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金银花中草药山地经济全产业链”减贫模式荣获第二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高质量交出了脱贫攻坚的“绥阳答卷”。
同时,该县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后续服务工作,实施的搬迁入住与社区服务同步、思想疏导与精神扶贫同步、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同步、旧房拆除与复垦复绿同步、产业发展与稳步脱贫同步、档案完善与电子录入同步的“六个同步”工作法经验被推广到全市。
情系民生福祉 交出满意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年来,绥阳县坚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就业基础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县群众。
十年来,该县投入15亿余元新建和改扩建120多所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全省第一名成绩通过国家义教均衡评估验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荣获全市2021年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突出奖、教育质量先进县;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认定,县妇幼保健院成功通过二级保健院验收,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0亿余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优抚安置让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成投用,“七五”普法成效显著,枧坝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郑场镇卧龙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白云在清新的空气里飘游,群山展开一幅磅礴的画卷,在雾气之中若隐若现,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分水岭的景色刚刚好。可这样的美景却是多年来制约着该县北部乡镇11万群众出行的屏障,这里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中间近6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是连接北部太白、青杠塘、黄杨、宽阔4个镇的交通要道,海拔高、弯急、坡大、路窄,一到冬季路面结冰。2017年7月,位于山脚下全长1.85公里的分水岭隧道顺利通车,这条跨越了崇山峻岭的隧道让大山深处的人们实现了向县城靠拢的梦想,出行难已然成为历史。
同时,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G75复线、桐新高速建设快速推进,绥正高速、G352、S101、S303等国省干线建成通车;完成通村公路建设3000余公里,实施串户路681.7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硬化路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面建成县城至乡镇“1小时出行圈”;完成后河沟水库、团山水库、青龙堡水库骨干水源工程,建成1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施300余个安全饮水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改造农村电网3000余公里,新建和改建1000余座通信基站,30户以上村民组实现4G网络全覆盖。
强化作风建设 外塑良好形象
以“项目建设争优、营商环境比拼、招商引资竞赛”为抓手,绥阳县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绥时办”政务服务品牌,“亲商、抚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和企业家纷至沓来;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开通了“贵人服务·绥时办”营商服务平台,申办企业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
十年间,绥阳县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经专家探测,双河溶洞荣膺“亚洲第一长洞”,成功举办国际洞穴旅游科考节,双河客栈、近仁阁获评“省级精品乡村旅游客栈”,温泉汇善谷获评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圆满承办“中国·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世界名校龙舟大赛、第38届世界诗人大会,诗画绥阳品牌更加响亮、魅力更加彰显。
良好的营商环境,引来“东方希望”“双胞胎”等全国500强企业落户,夯实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产业化呈现新亮点;新建21.7万平方米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煤电锰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尾气转化燃料乙醇项目开工建设,金业机械铸造完成改造升级,“深圳劲嘉”“大创意包装”等10余家包材企业落户投产,进一步提升了工业主导地位,新型工业化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增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4个,开设旅行社和服务网点18个,投运四星级标准酒店3家、旅游民宿393家,旅游产业遍地开花;新增快递、电子商务、涉外贸易企业及金融机构124家。
守好绿水青山 赢得金山银山
2021年10月,绥阳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十年来,绥阳县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通过实施复垦耕地、退宅还耕、轮作休耕、高标准农田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等措施,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以“绿色贵州”行动计划、“灭荒行动”“月月造林”等为载体,全面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其间,绥阳县先后制定并实施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办法,深入推进“河长制”,率先在全市建成并规范化运行覆盖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在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下,一组数据亮眼呈现:该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纳入省水环境目标水质考核的芙蓉江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并列全省第一位;全县森林蓄积率、林木绿化率实现“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达59.29%。
同时,绥阳县强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一方面划定国家级生态红线659.92平方公里,明确管控区域和保护重点;另一方面,全县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19个、市级生态村66个,2016年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
新征程属于追梦者,新胜利属于奋斗人。围绕“新型工业聚集地、乡村振兴示范地、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该县将坚持把生态立县、产业强县贯穿发展始终,按照“南部工业集聚区、中部农旅融合区、北部资源开发区”的规划布局,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协同发展,全力守好生态底线,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面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黄云)
(本版图片由绥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正安:踔厉奋发向未来
下一篇:习水:酒旅并举 富民强县